当前位置: 首页 >> bak >> 学科建设 >> 理论视点 >> 正文

李捷:发掘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3-12-20    访问次数:

【核心提示】今天我们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首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其次,要走群众路线,政策是否成功都要以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要确立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后,要坚持独立自主。这三方面,应该是毛泽东同志以自己的切身实践对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提供的重要启示。

  今天我们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首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其次,要走群众路线,政策是否成功都要以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要确立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后,要坚持独立自主。这三方面,应该是毛泽东同志以自己的切身实践对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提供的重要启示。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以各种方式纪念和缅怀毛主席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毛泽东及其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旗帜、时代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发掘与领会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动力?带着这一问题,记者于近日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李捷。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分清“错误”与“罪过”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泛滥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号,专门围绕我党历史做文章,使很多普通群众对历史的真相与谎言难以辨清。那么,在研究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当代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如何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影响、澄清事实真相,回答困扰人们的理论问题?

  李捷:我认为,毛泽东思想研究中之所以或多或少受到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其核心主要还是两大问题。第一是如何看待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的手法之一,就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甚至将其扩大化。有些人抓住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放,并将其上升到人品问题,将毛泽东贬低为没有人性、没有理性,从品质上、人格上完全否定毛泽东。历史虚无主义的另一种手法,就是做翻案文章,将其他人的过错统统归于毛泽东,如认为林彪、江青等人的活动都是在执行毛泽东的指示。这就使一般人不容易分清历史真相。毛泽东的错误是客观存在的,这点我们毋庸讳言,但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地看待他的错误。我们认为,毛泽东的错误尽管不可原谅、是重大错误,但决不是有意为之的罪过。要分清“错误”与“罪过”在性质上的重大区别,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时首先要澄清的。

  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毛泽东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很快做了补救。例如,他从1967年起开始巡视大江南北,指出工人阶级内部没有分歧,要团结起来实现大联合;1975年后,他开始为很多老干部恢复名誉,如重新为贺龙举行骨灰安放仪式;等等。这就说明,他敢于公开承认错误并予以补救,仍不失为一个历史伟人。

  今天,我们跟历史虚无主义划清界限,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摆事实、讲道理。正如鲁迅所言,辱骂并不是斗争。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要相信广大人民群众是可以认识到事实的。第二,在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心平气和。第三,敢于接触敏感问题。毛泽东的有些问题我们是无法回避的,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回避毛泽东的功绩,专挑错误,企图抹杀他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功绩。所以在今天的研究中,我们必须要做到在认识、纠正毛泽东同志错误的同时,正确评价他。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我认为这就是我们今天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时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严格来说,我们与其说是在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不如说是在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争取人民群众。我们工作的立足点不是将历史虚无主义者打倒,而是争取人心、争取民心。所以,在斗争中要采取以上三种方法,这样才能真正用事实说话,不为尊者讳、不为贤者讳。

  我从事毛泽东研究工作二十余年,对毛主席有很深的感情。不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我看来,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尽管我们为他的晚年错误感到惋惜,但不能否定客观事实,而是要明白:当时的国际局势以及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期探索时期所处的环境等因素,是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从历史的各个方面来考察,要认识到时代的局限最终反映在毛泽东的身上,使他不可避免地犯了一些错误。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社会科学报》:毛泽东思想曾指引我们取得过光辉的成就。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如何深刻领会和发掘毛泽东思想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源泉?

  李捷: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在很多领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财富。今天主要谈两条。

  第一,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他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经常谈到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必须本土化。这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不能照搬到中国,否则就会脱离中国实际,就会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实现这一真理的中国化、本土化,这是毛泽东同志非常了不起的创举,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知道,如果从教条主义的观点来看的话,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井冈山斗争、农村建党、土地革命思想都是马克思、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未曾提出的。例如,按照传统的理解,共产党的主要成分应该是工人阶级,但是当时我党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农民、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是因为当时中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早期中,没有大量成熟的产业工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阶级组织是无法由单纯的产业工人组成的。在这种特殊的国情背景下,毛泽东提出吸收农民等其他阶级成员的思想,从实际出发,首先做了思想建党的工作。也就是说,我党在吸收农民群体加入党组织的过程中,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破除他们某些落后、狭隘的想法,让他们接受先进思想。这样组织起来的人民军队虽然成分仍是农民,但是其思想已经被彻底改造。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阐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开始形成适合中国特点的加强党的建设的正确路线。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毛泽东的实践与理论就为我们今天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提供了借鉴与经验。

  今天我们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其次,要走群众路线,政策是否成功都要以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要确立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后,要坚持独立自主。这三方面,应该是毛泽东同志以自己的切身实践对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提供的重要启示。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三方面既是相对独立的,也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说,实事求是的核心是一切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群众路线的核心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群众则是实践的主体。我们今天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认识到它既是我们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的认识路线,同时还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就一定要独立自主。我们要增强使命感,要对人民群众负责任,这就是毛泽东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在当前的世界局势下,我们只有坚持这三方面,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启示我们,那就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学习它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拿具体的条条框框来约束我们的实践。我们要立足实践,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总结新的理论,不然就是教条主义,就会面临失败。

  第二,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对我们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这要放在中国近代史的背景下来分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曾经有着非常强的自信心。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文明,它吸收了诸如佛教等诸多其他文明的成果,最终形成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形态。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中国人是自信的。但是,这种自信随着我们近代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落伍而逐渐丧失了。近代以来,中国仍停留在农耕社会的缓慢发展状态,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日益显示出其先进的一面。经济上的落伍就造成了文化上的落伍。而新的文化没有及时建立起来,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就开始丧失。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觉得西方文明高于东方文明。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即中国新的文化自信心从哪里来?那就是要以更大的包容心态去创造新的文化,盲目排斥西方文化和全盘西化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始终牢记,中华文化的根是不能失去的。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中华民族开启了根基再塑造的过程。毛泽东在这个过程中就给我们理清了一条路,即他在论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的,要走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道路。

  首先,不能离开我们民族的根基,要有民族的风格、民族的气派。其次,它又是大众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民主的。最后,它是科学的,也可以说就是世界的。毛泽东对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西方整体文明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几个重要观点。一是对中国固有的文化,要认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梳理,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五四运动解放了思想,但是无形中也带来一种对中华传统文化虚无主义的倾向。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承继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不能搞文化虚无主义。同时,也不能推崇历史复古主义,因为传统文化也有糟粕。二是对西方文明,他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等一系列方针,为我们铺平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继续发展,我们就会造就新的文化,找到民族自信心;在这种重建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确立我们文明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当前,我们要用主流意识占领阵地,发出时代的强音,同时也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在重塑中华文明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到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时代、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新文化,这才是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新方向,这种新文化最终将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上的支持。

中国梦的提出将现在史与未来史打通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前途?我们应如何认识百年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历史和逻辑关系?

  李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这个重要命题,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轨迹进行了梳理。这个伟大过程包含我们已经走过的一百年和我们现在继续走的一百年。首先,第一个百年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年间,中华民族牺牲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才建立起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解决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前提。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重任是反帝、反封建。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中华民族从此站了起来。但是,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告新中国的诞生时,他的心情是不轻松的。新中国的创建只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建设新中国的主题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进入到我们现在走的这第二个百年,即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百年,它的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不是说我们的中国梦就到此为止了?我认为不是,因为还有后面第三个百年。在这第三个百年里,我认为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第一,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目前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近些年,中国高速发展,短短十年间,国内已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国民素质不高,在经济制造等方面,还是拼人工、制造、资源,而不是拼核心技术等,在很多方面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不仅要跟西方发达国家比拼经济发展总量,还要比综合国力、比质量。

  我们经历了第一个百年,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前提,现在正在经历这第二个百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百年。等到第三个百年时,中华民族将在世界上呈现出一个崭新面貌。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国民素质、综合国力都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文明,也将会更加充满自信。

  中国梦的提出就是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观。它首先展示了中国的过去史,然后将现在史与未来史打通,指明了方向,这也恰是中国人的一个史学传统。正如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从这样一个大历史观中透视我们的历史,就能为我们的未来指明正确的方向。

  第二个方面要注意的,就是我们现在所提的中国梦,跟过去的天朝自大梦是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是与世界历史长河融合在一起的,中国不可能处于世界的边缘。正因为如此,中国梦要求我们以包容的态度去看待我们周边的文化。现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事情也不仅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了,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中国在世界上正处于上升阶段,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越发展、越融入世界,就越有主动权,影响世界的主动权仍在我们手中。中国的发展将使我们在未来世界事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既不能回到过去盲目排外的心态,也不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冲动行为。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我们正确认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中国梦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中国进一步发展起来后,会为世界和平带来重大利好,这一点我们要充分自信,而且我们还要让世界人民都了解到我们的中国梦是包容的、开放的。

学习党史和国史有很重要的文化再造功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我们应该如何深刻理解学好党史和国史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三个自信”、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联系?

  李捷:我认为在学习党史、国史与中国梦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告诉我们这条路是如何形成的。学习党史和国史,就是实事求是地告诉我们,党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建立起新中国的,同时也告诉人们,我们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也有过错误。既要实事求是地讲出我们犯过错误,也要讲出我们为什么犯错误,并且要讲明我们又是如何纠正这些错误的。要分清哪些是主流,哪些是支流;要明白成绩是主流,错误是支流。党史和国史都有丰富的内容,是最好的教科书。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将学习党史与开辟未来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党有很多理论创造是与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在一起的,而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是与开辟未来联系在一起的。

  再者,学习党史和国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再造功能。中国古代一直很注意历史的教化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下,党史和国史更要发挥文化再造功能,要展现何为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何为历史上名流千古的国史英雄。他们不仅包括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还包括那些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以及那些默默无闻、平凡工作在自己岗位上的奉献者。在党史和国史的撰写中,我们要为这些为中国崛起而做出努力的人们留下历史的印记。这样的书写不仅是在做历史的记载,也是在做文化的传承,我们将用丰富的历史来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正气。

  史学的繁荣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承载着文化功能。认真学习党史和国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新中国的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用历史去达到资政育人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文化功能,起到弘扬社会正气的作用。这样,我们就能从文化上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记者 晁天义 刘芳)

原文地址: http://www.npopss-cn.gov.cn/n/2013/1219/c219470-23890660.html

 

 

上一条:李捷: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必备的工具书
下一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关闭